九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二章 五行诀和五行形,三国之终极进化,九赐,努努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锦毛虎不屑的冷笑道:“你还真别说,当日雪狼堡我们斩杀高丽二百余万正规军,我就陪在秦将军身边!对付高丽胡虏,我们远征军比你们更有发言权!”

国家意志被驳的哑口无言,胸口一阵阵起伏,看着锦毛虎那鄙夷的眼神,乌压压的一片进化者围了过来,锦毛虎放声道:“兄弟们,别被那群高丽棒子吓破了胆,我们华夏只有站着的英魂,没有跪着的亡国奴,再说秦将军带着我们兄弟们以五十万远征军斩杀他们两百万高丽精锐部队,而且我们六七万兄弟全身而退,怕他个鸟蛋!你们所怕的穷奇凶骑当日在落雁湖,赵云将军率领三千轻骑兵,不费一兵一卒就让三万穷奇凶骑葬身于湖水之中,只要高丽胡虏敢杀来,我可以向你们拍着胸脯打包票,在秦将军的率领下,我们必然让这群畜生有来无回!”

锦毛虎的话音一落,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和呐喊声。

国家意志看到越来越多进化者投来鄙夷的目光,不敢再做停留,与一众进化者世家首领灰溜溜的离开!而一众闲散进化者则纷纷踊跃加入起义军。

看到秦戈竟然如此傲慢的扫了炎黄城的面子,亢金龙趁机挑拨道:“相信你也听说了,白虎一脉的精锐进化者部队脱离了华夏联军,全部加入了自由领,而且以秦戈现在的影响力,他如此大规模的招募进化者,是想在影响力上超越我们,现在战斗的呼喊声山呼海啸,他为了这个野心,准备将华夏推向战争深渊,这家伙就是个嗜血的疯子,如果不阻止他,我们华夏就真的完了……”

国家意志闻言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如今炎黄城的影响力和势力已经逐步无法掌控华夏各大势力,现在秦戈如此快速的崛起,隐隐压着炎黄城,如果这样那华夏文明区的局势只会更加混乱,秦戈虽然是个英雄,但是他却会直接颠覆华夏的规则,到时炎黄城将失去对华夏的掌控,这个威胁……

……

此时在校场,秦戈正在视察新军组建情况,首先是赵云率领五万远征军骑兵团,准备再从幽冀豪侠中征召五万善于骑射的骁勇之士,将远征军骑兵团扩充到十万众。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阎柔率领部分幽州突骑回归刘虞麾下,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幽州突骑将士留在远征军骑兵团,他们更愿意誓死追随秦戈。

由于秦戈和赵云如今名震天下,很多流落到冀州的幽州勇士纷纷前来投靠归附,幽州人由于身在酷寒边境,时常与异族交战,而且不善耕种,多数以打猎为生,所以几乎天生就是骑兵战士。

此时新招募的五万多的新式骑兵骑在战马上正接受秦戈的检阅,这些幽州勇士虽然阵形有些凌乱,穿着各式各样的皮甲,一个个骑跨着战马上,倒像是一支响马部队。

这些骑兵都是赵云和邓芝从蜂拥而来的幽州和冀州前来参军的勇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多数是出身贫寒的猎户,修为普遍是银品初阶,在普通民众中已经算是千里挑一的精英。

秦戈巡视完一圈后,对新兵还是非常满意,要求赵云尽快整编远征军骑兵团,因为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个月左右将要投入战斗。

说话间秦戈从怀中取出两团能量团,一个是一团闪烁着雷霆的闪电,而另外一个则是一团龙卷飓风。

看到秦戈掌中出现的能量团,赵云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道:“主公!这些妖灵你如何将其净化的?”

在与高丽部队战斗中,凡是斩杀高丽将士,大汉将士可以从战死的高丽士兵身上提取圣灵之力,入流以下的只能提取能量,而入流以上则可以提取妖灵,而且修为越高提取的妖灵越强。

然而这种妖灵是一种非常神异的能量,凝练出武魂的将校可以吸收妖灵让武魂进化,然而妖灵中蕴含着十足的野性,武魂吸收时需要下大气力消化,而现在秦戈手中的妖灵力量非常温顺,此时赵云能感受到聚拢在两团能量中有数万妖灵,妖灵体内的野性能量竟然变成非常温顺的妖灵。

赵云见此眼中闪烁着精芒,秦戈体内的始龙星云诀化龙后,不仅发现了秦家的五行诀和五圣诀能够与始龙星云诀共鸣之后可以进化,而且从始龙星云诀和祖龙霸体中可以精简,让五圣诀和五圣形简化为五行诀和五行形!

简化后的五行诀和五行形只是最普通的金品功法和武技,然而却修炼简单,就算普通农民都可以修炼,所以五行诀和五行形可以在部队中全面推广。

在大汉王朝,只有豪强家族才会有祖传的修炼功法,而且因为功法与宗族血脉有关,即便其他人获得功法,无宗族血脉也无法修炼。

流传在民间的普遍是残篇或者破败功法,这也是各宗族拥有庞大基础武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大汉只有州军才有那种大规模修炼的功法,而军营之所以价值高昂,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军营中可以让将士大规模修炼功法,就像秦戈麾下的东岳兵可以修炼东岳诀一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恐怖修仙世界(诡异修仙世界)

龙蛇枝

总裁大大小小妻

江暮里

我的老公叫嬴政

乐朵儿

从部落到帝国

空城城主

溯爷讲诡事

镇魔盐中

我有无数个副本

林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