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郑和来信,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努努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夏古代报纸起始于唐朝,《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后世已知最早的一份官报。

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记载。

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有“邸报”、“朝报”等称呼,其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朝廷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

不错,就是叫新闻。

像脑残、逼逼、滑稽、时髦、共享、人妖、交通、牙刷、消息、上班、卡尺、烈士、宾馆、上帝、宇宙、世界、同学、手滑、行李、日记、经济、经理、总裁等词语在古代就有,并非后世才出现,只不过有些词语的意义与后世有所不同罢了。

宋代“小报”的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故而受到了当时朝廷的查禁。

历史上,明朝中后期,朝廷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朝廷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等相关衙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

而此类报房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奏折三部分组成。

明末的“京报”曾刊载过社会新闻。

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崇祯十一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历史上,从明朝中叶起,出版和派送京报成为了一项公开的职业。

“你既然读过《金陵旬报》,应该知道惠民工建局是做什么的,每一期旬报上都有招募农人为工匠的消息。”于彦昭望着武腾飞说道。

武腾飞面露尴尬之色,道:“师兄,实不相瞒,这个小子还真没有留意。”

“自永乐二年三月,朝廷便正式在工部下设置了新的衙门,名曰‘惠民工建局’。此局与惠民药局类似,设立之目的是为了惠民,具体乃是招募闲暇农人,有偿修路搭桥,薪酬可谓丰富。”

于彦昭接着道:“大明自永乐二年三月,朝廷启动了四级道路建设工程、县学改造工程、常科书院与户部银行、皇家银行等各种建设工程。”

“何为四级道路建设工程?”武腾飞问道。

于彦昭直接答道:“所谓四级,即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级道路建设。”

他接着补充道:“县学改造即各县将之前的县学改造为中学堂,各府城也陆续建造常科书院。如今国子监已经更名为国子监常科书院,只要在常科书院完成学业,就会被各省教谕局授予举人名籍,拥有做官的资格。”

“自那时起至今,直隶境内十四府四直隶州下辖近百县,陆续有户部银行、皇家银行建成并投入使用,百姓手中余钱可存入银行涨利,亦可抵押田产从银行贷款,置办各种生意。”

武滕飞对银行略有了解,这时听了于彦昭所言,便开口问道:“师兄,我听有的同学说,可以把钱存入皇家银行后,在另外一地的皇家银行取出来?”

“不错,你是打算让你的长辈把银钱存入北平府辖区内的皇家银行,然后从这京城内的皇家银行取出来,对吧?”

于彦昭一眼就看穿了武腾飞的想法,直言道。

武腾飞憨笑了一下,道:“什么都瞒不过师兄。”

“此举虽然可行,但存在一个时间差。因为你的长辈把钱存入北平府辖区内皇家银行的当天,你在京师皇家银行里是无法查询到这一笔钱的。”

于彦昭一丝不苟的说道:“由旁人从外地给你汇来银钱之事,在银行里有个专门的叫法——汇款。”

在场的学子对银行业了解不深,此时听到于彦昭解释,都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当北平府辖区内的皇家银行,收到这笔由你的长辈给你所汇的款之后,会当场开具四张制式一样但颜色不同的凭证——汇款单。”

“这四张汇款单,分别为汇款联、收款联、存档联、收档联、银行会把汇款联交给你的长辈,而留下另外三张汇款单。”

“该银行留下的那张汇款单属于存档联,会被存档备查,另外两张汇款单是取款联、收档联,将会由驿站信差送至京师皇家银行。”

“京师的银行收到这两张汇款单之后,会对其中的一张收档联签字,并收入待兑汇款库房。另外一张取款联会被信差以书信的形式,按照单上取款人的地址找到你,信差验明你的正身之后,才会把取款联交给你。”

“你凭此汇款单的取款联,以及由衙门出具的可以证明你身份的名籍,才可以从京师的皇家银行里支出这笔汇款。”

“因为需要用到驿站信差办事,而且耗费银行的人力物力,所以对于异地汇款,银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于彦昭耐心的解释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师兄,我等进学满两年后,是否要像曾经的监生一样,去地方衙门历练政事?”苏信问道。

“这是当然。”于彦昭点头道:“金陵常科书院自建院以来,便有这个规矩。”

明初,朱元璋规定国子监的的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要分期分批轮流到朝廷各衙门去历练政事,犹如后世的实习,这种制度在当时被称为监生历事制度。

大明如今虽然已经施行科举新政,但仍沿用此历事制度。

“书院第一批选择专修医药科的学子,现已陆续前往惠民医馆历事。”于彦昭接着说道。

他相信,数年后,精通医药之道的第一批金陵书院的学子,将会完成学业,进阶为大明境内第一批医药科举人。

这些学子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会通过会试、殿试,摇身一变,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批医药科进士!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京城内的大明惠民医馆,已经成为了涉及看病问诊、制药研发、生产销售等一体的综合医药机构。

目前,惠民医馆可以制作中药颗粒与丸剂、汤剂、散剂等各种剂型的熟药。

尤其是以丸剂熟药最为常见,即后世的丸剂中成药,内外妇儿耳鼻喉等科的常见疾病,皆有丸剂熟药治疗。

换言之,大明的医疗水平,经过惠民医馆两年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毕竟,将药材研磨成粉并不难,目前由胡濙发明的人力拉动弹簧转轴的打粉机,已经普及直隶境内各府县。

这个人力打粉机原理比较简单,转轴一头安装在钢铁铸造的罐子里,将药物放进罐子,合上盖子,再以转轴驱动罐子里的刀片,就能将药材打成粉。

最难制作的是弹簧、钢罐与刀片。

好在大明有墨巧司,许多冶炼技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摸索之后,已经得到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

皇宫之中,文华殿偏殿。

道衍和尚收回手,扭头看向旁边坐着的朱棣,说道:“陛下,太子脉象正常,头晕之症,乃是劳累过度所引发。”

“高煦,这两年真是苦了你了。”

朱棣眼眶中有泪水打转,带着一丝愧疚说道。

“父皇言重了。”朱高煦连忙回应道。

昨日朱高煦在巡视墨巧司的时候,忽然晕倒,这可把朱棣、徐皇后等人吓坏了。

太医院院使戴思恭亲自出马,为朱高煦诊脉后,对朱棣、徐皇后说朱高煦是劳累过度引发的,修养一阵就好。

朱棣不放心,以商议事情的名义,派人把道衍和尚请到宫里,悄悄地让道衍和尚在这文华殿偏殿给朱高煦把脉。

“有劳大师。”

朱高煦起身向道衍和尚躬身一礼道。

这两年多的辛苦付出,对他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大明的基础建设、科举革新在稳步推进,假以时日,必能给大明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至于提高大明的医疗水平,有惠民医馆在积攒力量,如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而科技的进步,则有墨巧司在打头阵,千里镜、杜仲胶胎、水银镜、脚踏式高效纺织机、机械钟表等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轻工业产物,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此外,这两年多以来,朱棣还在他的影响下,不仅完善了工商税,更实现了一条鞭法、永不加赋及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

由于军制改革与推行官吏一体化还不到时候,因此这两个方面他没有主动去向朱棣提及。

“陛下,好消息,郑和来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千百轮回终成帝

凌弱风

重生八零:城里媳妇甜蜜蜜

咸鱼一小只

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

火洞

奈何夫君太腹黑

云想衣裳01

武破乾坤

黎阳融冬

人格剑格

苇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