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棣回归,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努努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庆耀寻思着言道:“臣觉得,大可不必强制牧民信佛,可以在每个千户所城的城郊处,择地修建一座金顶辉煌、气象庄严、瑰丽壮观的寺庙,再派国内僧人前去担任各座寺庙的主持,以收牧民为徒人数作为主持的年终察项之一。”
对草原牧民施行“弱民减丁”之策,目前仍是大明高层文武的共识。</div>
毕竟,这一政策从永乐年间开始施行以来,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草原的壮丁逐年减少,如今大漠诸部归顺之后,即便有部落作乱,也是小规模,根本成不了气候。
之前太子朱瞻域带兵平定的叛乱,就是一个不服气被限定在固定牧场的小部落作乱。
“而且,凡是过去存在劣行之牧民,或以后触犯朝廷律令,罪不至死之牧民,准许其剃度出家吃斋念佛以赎罪,此举可体现朝廷待草原牧民之宽仁。”
庆耀见朱高煦若有所思,又接着补了一句。
“此策甚妙,可以一试。”
朱高煦轻轻点头道。
他顿了顿,随后澹澹的问道:“朕打算拆分努尔干都司,改设两个实土都司与两个省之事的风声,放出去没有?”
“臣昨夜安排人手,今日一早就把消息放了出去,想必今晚就会有人安耐不住,私下聚议此事了。”
庆耀紧跟着朱高煦,小声回答道。
“你怎么看?”
朱高煦随口问道。
两人说话的同时,先后登上了驶向京城的宽大豪华的八轮马车。
庆耀虽是宦官,但他更像是姚广孝一样的谋臣,所以朱高煦才会私下询问他对某些政事的看法。
当年庆耀入宫之初,经朱高煦力荐,起步就担任了御马监少监之职。
朱棣也知道庆耀的真实身份,特地加恩,准许其面君时称臣,以示殊荣。
因此,庆耀面对朱高煦、朱棣时总以“臣”自称,不自称“奴婢”。
而且,朱高煦效法朱棣,偶尔出城乘坐巨大宽敞的八轮马车时,会让如庆耀这般的心腹近臣陪坐。
这样的待遇,在永乐一朝,也只有郑和、王景弘等几名屈指可数的大太监享有。
“早在永乐二十年,朝廷下令清查人口时,努尔干都司辖区内的汉民人数就达到了两百九十余万。”
宽敞的马车之中,庆耀坐在距离朱高煦三米之外的位子上,不紧不慢的说道:“永乐二十一年年初,上皇再次下诏,分三年从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迁移一百八十万百姓过去。实际上,直到永乐二十五年十月,这一百八十万百姓,才按期迁入努尔干地区。”
“据臣估算,如今努尔干都司辖区内的汉民人数,应该在六百万之上。若是加上羁縻卫所下辖的土着,及生活在山林间的野人,整个努尔干地区目前应该有八百万人。”
“虽然还不足如今江西人口的一半,但洪武年间,广西与四川的人口也就一两百万,同样设立府县,遣官以理民政。臣觉得,拆分努尔干,改设三个省都够。”
朱高煦听到这里,正准备开口说话时,马车却忽然停了下来。
他掀开窗帘,见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疾步而来,手中揣着一封奏报。
“臣向陛下报喜,太上皇回航了!这是来自天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请陛下过目。”
朱高煦打开奏报,仔细看了一眼,顿时面露喜色。
随后,锦衣卫指挥佥事盛磊又火速赶了过来。
“启禀陛下,美王殿下提前派人送来一封密信。”
朱高煦接过盛磊呈上来的密信,见信封上有朱瞻堂的私章及蜡封,便毫不犹豫将其拆开。
他本以为朱瞻域会在信中说出什么不好的消息,但定眼一看,发现信封里封存的竟然是一张折叠起来的小型蒸汽机设计图纸。
“回墨巧司。”
朱高煦收好图纸,果断下令道。</di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